近年来,湖北崇阳县立足本县资源禀赋和自身特点,着力现代特色产业建设,持续优化产业扶持*策措施,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两竹”(楠竹、雷竹)、“两茶”(茶叶、油茶)、水果、中药材、稻虾共养等特色产业发展。全县茶叶面积达到7.4万亩,其中采摘面积3.89万亩,雷竹3.3万亩,水果10万亩,中药材2.7万亩,虾稻共作2.6万亩,全县“三品一标”认证23个。
一、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统筹资源、生态、产业,优化布局、板块推进,以“两竹”、“两茶”、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以水果、蔬菜、稻虾共养等为特色产业,推动重点产业向优势区聚集,形成“四区五带一核心”产业布局。引进三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在路口镇板坑村发展冷水养殖,建成工厂化流水养殖基地,发展名贵水产养殖10余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引进“金土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白芨亩、*精亩、葛根亩,建成标准育苗大棚32个。全县特色农业不断壮大,年新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新增两茶两竹5万亩,发展*精、白芨等中药材基地1万亩,新增虾稻养殖4亩。
二、立足全产业开发,优化扶持*策。制订出台一批产业扶贫*策措施,对发展茶叶、竹、油茶、水果、中药材、大棚蔬菜等进行补贴,吸引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建基地,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亩,年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5.6万亩;投资近2亿元开展灾毁耕地复垦,陆水干流综合治理,“九河九港”水域整治,全面提升农业综合防洪防灾能力;全县共硬化黑化基地公路50余公里,大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支持浙江老板在青山镇成立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建成亩白茶、*茶基地,黑化基地公路近10公里,生产的“隽水源”白茶成功申报绿色食品商标,年茶叶生产销售产值近万元。
三、立足产业链条延伸,培育经营主体。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培优提壮行动,推进骨干企业全产业链渗透,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行业影响力强的领*企业,带动产业做大做强。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加快培育一批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支持农产品收购、加工、营销企业发展订单生产,与农民形成稳定利益联结;鼓励农民依托特色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清理空壳社,规范合作社运行。湖北瑞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一条龙和“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运作,年加工雷竹鲜笋余吨,每年为农户增加收入余万元。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家,家庭农场30多户,亩以上种植大户多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个,带动农户余人、贫困户余户。
四、立足产品质量安全,发展优势品牌。以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为重点,实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循环特色产业示范区。积极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健康养殖等技术,建设优质农产品绿色防控示范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提升特色产业品牌档次,发展壮大现有农产品品牌,培植新的增长点。推进“咸宁农业品牌计划”实施,鼓励龙头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支持企业开发“三品一标”产品,重点在两茶、两竹、小麻花、蜂蜜、优质粮油、中药材、红薯加工等行业扶持一批优质品牌发展。全国麻花大王众望公司生产的“众望”麻花出口13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全县成功申报注册农业特色品牌30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23个,其中有机食品1个,绿色食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19个。
(湖北崇阳县农业农村局:王建华、程海英)
本期采编:沈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