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12月16日消息(记者刘涛)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发布消息称,年-年,投入四川民族地区开发资金、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1.亿元,实施了17个项目,推动民族医药发展。
这些项目中包括重楼、白芨、金银花、藏菊花、刀*、松贝、艾草等民族地区独特道地药材现代化基地16个,少数民族群众发展中草药种植项目1个,3个药材种植基地入选全省重点基地建设,其中唐古特大*、松贝(松潘产区)、金川秦艽、九寨刀*等4个中藏药材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在建设基地的同时,针对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种植技术水平低的短板,四川省民族宗教委指导各地充分利用当地农技站、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专业人才,开展各类专项培训多期、1.5万余人次,使民族中医药材现代种植技术迅速在当地推广应用。四川省藏文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藏医医疗与藏药专业毕业生余名,毕业生中,65%的学生在基层村卫生站、乡镇卫生院等医疗系统工作。
此外,四川省民族宗教委还在民族地区建成的16个和散杂地区1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引领广大农牧民种植中药材规模达25万亩以上,为省内、国内和海外从事加工和制药生产的企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高原地区中药材,使1.7万户农牧民人均增收元以上,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