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月15日来到六盘水市保华镇双桥居委十组的布朗李基地时,看到一个个大如桃的李子隐藏其间,散发出让人心醉的独特李香,村民们有的正在采果,有的正在把采下的果子装箱装车,运往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
一路走,一路“打望”,记者见到了基地——六盘水金地绿缘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开文,他正在基地里采摘布朗李,大小进行分装。看着满山的累累果实,很难相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荒山,有的石旮旯里还不长草。
保华镇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多属于中低山区河谷地貌,冲沟极为发育,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水源奇缺,境内 峰德梅箐梁子海拔米, 点奢旮峡谷河畔海拔米。
杨开文打造的这个布朗李基地依山而建,平均海拔米,“刚刚建设时,这里壁峭坡陡,十分荒凉,且水源不足、土壤稀薄。”回顾建基地的过程,杨开文说,真可谓是风雨兼程,出行、水源、土壤是困扰他的三大难题。
基地建设期间,为解决出行问题,杨开文在基地里修建了便道;为让树苗守着水库不“喝死”,他到山下两公里处的水库里拉水、背水;为突破土壤稀薄的禁锢,他耗巨资换土、填土,在“石皮”上种草,在“石洞”里种树。
让杨开文感到自豪的是,基地在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一些好的变化。自从基地建设以来,已投入资金多万元,规范种植布朗李·玫瑰皇后亩,这些年,为区域内及周边农户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余人次,支付劳动报酬92万余元,土地入股农户固定分红万余元,不少村民实现脱贫。
易发群是保华镇三块田居委会的村民,跟她同龄的人大多都选择外出打工,她却一直在李子基地上工作,见到他的时候,她正在育苗基地跟着技术骨干学习育苗的技术。“在这不仅给家里面增加了很多收入,自己也学到了技术,对自己以后创业有很大的帮助,我以后也要建一个自己的布朗李基地。”易发群说。
今年,已是杨开文种布朗李的第7年,从最初的荒山到现在种满山头的李子树,这当中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虽然苦,但他从没有想过放弃。“布朗李下面还套种百合、*精、白芨等中药材,既有经济效益,还能帮助贫困的村民增收,这让人充满幸福感。我相信,只要一直干下去,还会有奇迹发生。”
如今,在杨开文带动下,各级*委*府的支持下,双桥居委农户种植布朗李亩,利益链接贫困户人。“这里海拔高,空气好,风景优美,今后将扩大布朗李种植规模,在产业链延伸上下功夫,建成布朗李饮料加工厂。”杨开文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瑶谢勇勇编辑顾冰洁编审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