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农谚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是什么

白露节气之后,低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天气由热转凉,寒气增长,秋天开始感染上萧条和败落的气息。

这个时候晚稻正值抽穗扬花,当气温低于24℃或者高于30℃的时候,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淮、江淮及华南等地的农户们为了增产保收,要把握住气温较高的时机,保存浅水层,勤加灌溉。华南地区降雨连绵,日照时间更加珍贵,如果耽误时机,只能事倍功半,所以也就有了“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

农户们忙着施展农技措施,防治农作物的病害,鸟类家族成员们也抓紧时间,为冬天筹备。候鸟们已经开始整装待发,开启南飞避寒之旅。其他鸟类也开始囤干果粮食,为漫长的冬季准备好粮食支持。不然到了冬天,万物凋零,觅食难度大大增加。

注重仪式感的中国人,在白露节气也有自己的一套习俗,那是深扎在骨子里的浪漫。

在《本草纲目》里,清露有着特殊功效,“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不少人除了早起感受秋天的凉意外,还收集清露,熬制成膏。在传统的信仰里,秋天的白露可以治疗眼疾。

喜好茶道的人要喝上一杯白露茶。“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与春茶和夏茶相比,白露茶既不过分鲜嫩,也不干涩味苦,一切来得刚刚好。

好酒的人就有福了。在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一到白露节气,每家每户都会忙碌起来,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有点甜味的“白露米酒”。这个时候去别人家做客,主人就会拿出酿造好的米酒,热情接待。

有些人热衷于节气养生。温州瑞安、平阳和苍南等地,人们采集“十样白”作为材料(有种说法是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白晒参),用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这样煨出来的鸡鸭即可滋补身体,可祛除关节炎。而十种草药均含“白”字,与“白露”的“白”相对应。

农家的人还会选择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以避免饭后发胃酸,所以农户们会在当天吃番薯,度过白露。

不知道这个白露,你计划怎么过?

备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白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gx/442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