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菊花开出好钱景

村民在采摘金丝皇菊。

□廖胜春

特约通讯员金其云文/图

“春栽一片苗,秋摘万朵菊。”10月20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会龙村中药材基地,一朵朵盛开的金丝皇菊含羞带露、随风摇曳、花香扑鼻……眼下,该村中药材基地亩金丝皇菊相继开放,昔日荒山变成金灿灿的花田,村民和游客穿行其间,成为当地一道靓丽风景线。

会龙村位于打古镇普照山,海拔0多米,年列为省级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48户人,年退出贫困村。针对村民自身条件差异大、产业发展参差不齐,个别脱贫户返贫风险较大等情况,年,会龙村“两委”结合会龙村海拔高、气候温湿适合中药材种植的特点,利用中央和省财*专项扶贫资金,流转了亩土地种植川椒、*精、吴茱萸、木瓜、白芨等中药材。目前,该村连片发展亩茶叶和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一大早,村文书赵明和村民徐官宣等人结伴,一边采摘金丝皇菊,一边开始视频直播,通过抖音、朋友圈等平台,为家乡的产品代言、宣传。赵明大学毕业后曾在外地工作,年,村上引进人才,她回到村上担任文书,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负责村上的一些宣传。眼下村里的金丝皇菊又到采摘期,赵明等又在筹备新一轮宣传。

“今年,我们扩大了金丝皇菊的种植规模,完善了烘烤、包装等配套设施,通过人才回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视频直播、朋友圈等渠道,推广和销售原生态菊花,打开外地销售市场,预计今年的金丝皇菊可以实现销售收入万元以上。”会龙村 书记周平说,中药材基地不仅吸引游客,还解决不少村民家门口就业。

据悉,金丝皇菊外形圆锥状如盘碟,花瓣色泽金*明亮,条形细长微弯如眉优美,汤色微*色,滋味醇和、入口清香回甘,具有“香、甜、润”的特点。盛开的鲜花,既可以欣赏,又可以泡茶,采摘后经烘烤、包装,远销外地市场。

周平介绍,金丝皇菊是该村产业扶贫项目中的一个小品种,会龙村中药材基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实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以吴茱萸、木瓜、川椒、金丝皇菊等中药材为种植重点。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分红等多种形式获得收益,村民人均分红多元,全村脱贫户户均增收元。年,会龙村2组村民焦启明夫妇在基地从事栽苗、施肥、除草等工作,务工收入达2.8万元。

“会龙村将紧扣脱贫攻坚主题,深挖当地民俗文化,发展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采摘体验、药膳餐饮、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奔康。”周平表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gx/458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