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金海湖新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结合新区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逐渐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提高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在竹园乡海马宫村茶叶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海马宫村有新老茶园面积亩,能采摘的有亩,去年茶青采了多斤,预计今年能采斤。”海马宫村*支部书记肖才梦介绍,基地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群众到基地务工,下一步还将准备引进龙头企业,继续壮大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茶产业是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金海湖新区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茶产业,据了解,年金海湖新区将在竹园、文阁、岔河、双山等乡镇种植茶余亩,目前茶苗种植正在有序推进中。
除了茶,金海湖新区还全力发展花椒产业。时下,正值花椒树挂果时机,在双山镇小坝社区的花椒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修剪花椒树枝条。
“我们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已种植花椒余亩,花椒产出后,公司按照每斤5至6元的保底价进行回收,我们的花椒预计亩产值可达元。”双山镇小坝社区*支部书记王兴祥说,社区以“*支部引领、大户带动、能人引路”的方式,鼓励群众积极发展花椒产业。今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双山镇以集中流转土地、发放花椒苗等方式,让群众参与到花椒产业发中来,持续带动群众增收。
目前,金海湖新区以花椒产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为目标,在全区种植花椒余亩。
在岔河镇刺梨基地,上千亩无籽金刺梨描绘着群众的增收蓝图。据悉,该基地是新区实施“人才扶贫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金刺梨产业。如今,岔河镇共种植了刺梨亩,全区种植的刺梨达0余亩。
金海湖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同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参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成为产业最大、最终受益者。
“我们社区林下种植天麻、白芨亩,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壮大林下经济,在亩经果林下养鸡,带动群众就业增收。”青龙街道河尾社区主任张庆周说,河尾社区以“*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年底,以土地或资金入股的农户可参与分红。
金海湖新区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种养殖产业3万余亩,打造了一批有地域标志的林下经济产品,加快了林下种养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群众收入。
“截至年,金海湖新区发展特色林业产业11余万亩,下一步,我们将对照‘八要素’,强弱项补短板,全力做好经果林的管护,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助力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金海湖新区农委林业股负责人成瑜说。(万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