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凝聚*建合力助力脱贫攻坚

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13569.html
我叫杨国轩,是*平县一碗水乡*委委员、组织委员、朗浒村网格员,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我始终坚持以“*性强、作风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恪尽职守,谒诚奉献,辛勤工作,不仅在推进全乡脱贫攻坚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而且赢得了广大农村*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认可。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立足岗位职责,认真调研谋划,在全乡开展“凝聚*建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狠抓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干部“三支队伍”培养教育管理,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第一资源、组织优势第一优势、组织保障第一保障作用。以村*支部为主体,按照“*组织+经营主体+贫困户”新型搭载式脱贫新模式,全力实施51个搭载式脱贫产业项目,明确*组织、*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工作组和脱贫攻坚网格员在脱贫攻坚各向工作中的岗位职责,加强监督考核,力促担当作为。大胆创新,探索实施“*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支部+合作社+功能*小组+贫困户”等6种发展模式。由村*支部牵头,联合全乡16个企业、合作社,采取订单收购、优先用工、土地流转等方式,帮助户贫困户实现长期脱贫目标。全力营造脱贫攻坚良好氛围,力促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按照每月召开一次院坝会的要求,我总是亲力亲为,每月都要到联系的朗浒村13自然寨召开院坝会,每一次重复的深情讲解,也唤起了当地村民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建引领是脱贫攻坚能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始终把“产业*建”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在高标准中药材产业园区建立*建服务站,创新构建了以“基层*组织+龙头公司+*建服务站+农户”的产业*建发展体系,让*组织成为公司和农户共同发展的纽带。将争取到的万扶贫资金用于入股产业园区和建立中药材加工厂,使朗浒村36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分红元,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突破万元。通过*建服务站把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推荐到园区来务工,帮助贫困对象在家门口就业,促进全村余户群众增收,就业群众月增收余元。利用村集体合作社,在长龙湾村建立“经营主体+村集体+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其中按照总盈利的70%作为社员的分红资金、10%作为合作社和村集体公司的滚动发展资金、10%作为管理人员奖励和村“两委”管理费用、1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资金,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以来,在朗浒村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与村“两委”、脱贫攻坚网格员一道,认真商议脱贫工作思路,经过调研,朗浒村人均土地面积宽广,在家务农多是弱劳动力、半劳动力,休耕地面积约有0余亩,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动员大户,建成花椒基地一个亩,新增辣椒亩,小米亩,预计今年可提供余个临时就业岗位,帮助当地群众户均增收余元。4年来,在我的带领下,朗浒村产业逐步形成了规模化规范化,建成了全县最大的中药材示范园区,目前全村共有太子参亩,白芨亩,金秋梨1亩。全村群众实现了一户有1至2个特色产业,贫困户实现了利益联结全覆盖。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锦焘整理编辑顾航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gx/702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