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拓t技术

传拓技术,是中国古人一项很重要的发明。所谓传拓,就是以纸和墨为材料,把青铜器或者石碑上的文字、图案、纹饰等用纸拓下来,以便于流传和研究欣赏。拓出来的这个东西就叫拓片,或叫拓本。

在实施传拓前首先要备好充足的传拓材料,避免因“缺胳膊少腿”而影响传拓的整个流程。传拓需要的主要材料有:传拓用纸、吸水纸、墨、油泥、毛巾、拓包/墨扑、白芨水、鬃刷、毛毡、镊子、喷水壶、木槌等工具。

据考证,传拓技法的发明最早的时间是在汉魏之间,最晚的时间是在南朝齐梁时期,可惜的是,至今还没有发现这个时期所拓的拓片。

“所以是个比较高精尖的收藏品

因为收藏的人比较少

所以它不像书画一样

现在还处于价格洼地”

那么,什么样的拓片值得收藏了?

首先是要看这件东西的本体——这件器物是不是珍贵,是不是有名,艺术性和史料价值是不是高;其次要看传拓的时间是不是早,那么拓得早这就叫善本;第三是拓得好不好,拓还有个技术活,拓的是不是清晰,拓的是不是完整,纸张用墨是不是讲究;第四,就是要看有没有“帮手”。这个拓本在流传的过程中,是不是经过名人收藏、名人鉴定、名人提拔等因素。

中山三器/

河北博物院

历史上,号称“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为后世留下了蜚声海外的“中山三器”,其拓片当时更是拍出了7位数的惊天价格。其中一套原物拓片为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gx/773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