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全力推进六个一长顺思京村白芨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开栏的话

春暖花开,黔南田间地头绿意盎然。明媚的春光里,农民们播种在田野里的脱贫致富希望正在拔节生长。

眼下,正值我省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时刻,黔南州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各地因地制宜,纷纷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做出新成效。

在农村产业革命中,黔南州积极推进“六个一”,即一个样板坝区、一个茶园(果园)、一个规模养殖场、一个庭院经济示范村、一个“村社合一”、一个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示范点,抓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4月10日至11日,黔南州召开年春耕生产暨农村产业革命现场推进会,走进田间地头,看变化,看成就。

跟着记者,去黔南,看看希望的田野吧。

4月10日下午,记者跟随着黔南州年春耕生产暨农村产业革命现场观摩会的脚步,来到长顺县白云山镇思京村,透过车窗往外看一路峰峦叠翠,景色秀丽。经过20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思京村白芨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白芨苗郁郁葱葱,勤劳的农户们忙着除草、施肥、浇水,看着一株株绿油油的白芨竞相生长,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乐滋滋的。

白芨其营养价值较高,除了常见的药用价值外,花朵还有观赏价值,利用范围的广泛,也极大提高了它的经济价值,但是其生长周期比较长,种植以后第三年后方可采收。

年以来,白云山镇因地制宜,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了白芨种植项目。思京村村支两委以此为发展契机,发动群众流转土地发展起了白芨种植。

“去年栽了2亩,今年看着长势好,便决定再栽4亩,总的有6亩,还拿了10亩流转给老板,老板统一回收、统一技术、统一管理。”李光美乐滋滋地说。

白芨基地落户思京村以后,李光美就一直在基地里务工,她觉得白芨种植不是很难,有公司负责给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回收产品,她便拿出10亩土地流转,6亩土地跟随公司种植白芨。

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催生了村民的内生动力,有效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提升群众自我“造血”功能,为扶贫注入了新活力。村民们每天坚持到基地打工,每月固定带动余人就业,人均月薪金元以上。除此之外,村合作社组织务工,投入资金万元参与种植,帮扶5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按“”利益联结模式进行分配,其中村集体经济50%、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收益20%、贫困户获益10%、务工人员绩效奖励10%、土地流转农户二次分红10%。

长顺融媒体中心供图

思京村立足产业发展致富为目标,鼓励群众参与村两委合作社,始终坚持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进程,形成了走出去学习,引进来发展经验,村两委作为领头人,合作社做龙头支撑,走向了靠山吃山的扶贫路,走向了产业脱贫的致富道路。

白云山镇人民*府供图

据了解,思京村小思京坝区总面积亩,按长顺县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五个一”工作机制,实现中药材、蔬菜、优质稻+等产业全调整。中药材基地规划种植亩,现已投入万元种植白及亩,其中长顺县瑞禾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亩、思京村合作社种植50亩、农户种植亩,带动保合营、小思京、罗勇、上下牙院5个村寨发展产业,覆盖农户户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梁晓琳沈长志

编辑张涛

编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hy/360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