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贵州足迹鲤鱼村从闭

白癜风北京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罗玉时)7月1日,盛夏的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到处都是绿意。行走这里,古木斜晖,庭户花开,环山抱水,竹林幽幽。鲤鱼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年曾经考察过的苗族村寨,9年多过去了,当地干部群众将总书记的嘱托化为谋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巨大动力,过去闭塞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寨已是旧貌换新颜,一个靓丽、富足的乡村逐渐向世人露出了美丽的容颜。让村民稳稳当当地吃上“旅游饭”走进鲤鱼村,75岁老党员田玉清正在收看建党99周年直播。看到记者,老党员忙说党的政策好。“总书记,我们鲤鱼村变样哩。环境卫生变美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了,生活在鲤鱼村,我们大家都感到幸福满满,其乐融融。希望您能再到鲤鱼村看一看,走一走。”田玉清说。从以前的小茅屋到优雅民居,从吃不饱饭到过上幸福生活,鲤鱼村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嬗变。如今,鲤鱼村寨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全省生态村”等称号,更是在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鲤鱼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居住着苗族、布依族,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88%,在未脱贫之前,大部分人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现在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他们能在家门口创业,稳稳当当的吃上一口“旅游饭”。景色迷人的鲤鱼湖畔,流水潺潺,静静流淌,农家小院菜香正浓。老板娘龙兴琼是地地道道的鲤鱼村人,她依托鲤鱼村环境好、游客多、交通便捷等优势条件开起了龙家小院农家乐,由于她家食材新鲜、味道纯正,价格合理,自从开业以来,生意火爆。“一个月的毛收入4万多元,纯收入至少一万以上,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老板娘龙兴琼边切菜边告诉记者。在景区贵州仁山仁海酒店门口,52岁的保安陈文进正引导游客停放车辆。“去年2月份来的,像我这把年纪了,外出打工人家不要,在这里上班每月有元收入,离家近,又可以方便照看家里。”引导好车停好后,陈文进说。“我们这里上班的基本上都是鲤鱼村村民,下一步,我们计划加大景区配套设施建设,解决更多的老百姓就业,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贵州仁山仁海酒店总经理袁照明如是说。近年来,鲤鱼村大力探索“旅游+”模式,将旅游发展与村庄美化、民族文化、特色产业、生态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新篇章,开创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新时代,让世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稳稳当当地吃上了“旅游饭”。据统计,去年鲤鱼村共接待游客80余万人,累计实现群众增收多万元。产兴业旺带致富在屯脚镇鲤鱼村喳啦组,宋徽玲正是白芨基地里除杂草。宋徽玲家有5余亩土地,她把土地以每亩元流转给公司,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同时她到基地务工每天可获得80到元不等的工资收入。“今年,我家光土地流转就有元收入,我在基地里务工每天还有80多元。”对于如今的收入,村民宋徽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在屯脚镇鲤鱼村喳啦组选择种植白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希望小小的白芨孕育出群众的致富希望和产业的发展前景。”贵州捷雅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近年来,鲤鱼村的产业不断发展。引进金鲵公司发展集水产养殖、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为一体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养殖娃娃鱼0余条,实现群众增收余万元;贵州苗西南饮品有限公司入驻鲤鱼村,解决当地余人就业;引进兴仁市磐垚灰陶制品有限公司,年产万件灰陶制品,解决当地余人就业;村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形成了集种养产销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短短几年时间,鲤鱼村产业越发兴旺起来。采访结束,已是傍晚,茶余饭后,老人们正结伴散步,孩童们在蝴蝶广场嬉戏打闹,不远处的妇女们看着孩子唠着家常,一片祥和的景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hy/916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407262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