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多热就有多凉!不可一世的中药材沦为路边野花,出来混迟早要还!现在农村养殖行业非常多,种植行业也不少,可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行业都有赚钱的能手,看着别人都发财了,其他农民自然会眼红,跟风种植的更不在少数,不过后来尝试的人大多都是以赔本为主。今天说的这个种植行业,曾经就被炒得非常火热,当时大多数人知道消息之后,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始终在害怕自己成为那个被枪打的“出头鸟”,当第一批尝试的人成功了之后,自己也随大流开始投资,很多人辛苦挣的钱也彻底打了水漂。有多热就有多凉!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物极必反,这个道理用在前几年异常火爆的白芨身上再合适不过。当时白芨自身的价值被无限放大,当时农民出手的干货更是高达一公斤多元,一亩地就可以创造高达30万左右的收益,于是第一批种植白芨的人发了家,白芨也彻底火得一塌糊涂。可如今,炒作白芨的风波早就已经过去,白芨的市场价值也瞬间一落千丈,最上等的白芨一公斤也只能卖到元多一点,跟之前的高价比起来实在是差得太远,而且由于白芨的投入成本比较高,获益周期更是长达3-4年,这么算下来的话,每亩白芨带给农民的效益真的快赶上白菜价了。曾经不可一世的中药材也沦为了路边野花,很多农民也彻底凉了心,任由路人随便采摘,带回家里面当野花看。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其实白芨在一开始被宣传的时候,很多农民都已经心动了,但是大多数人心里边都犯嘀咕,害怕这又是一次炒作的结果,不想再吃亏上当。可奈何就是有一批胆量大的农民开始大范围种植,获得的利润也是让人叹为观止,之后一些农民明明知道白芨有被炒作的嫌疑,但是奈何获得的利润实在太大,都有了想搏一搏的想法,于是便开始大手笔投资,可是这种情况仅仅延续了4年,白芨就变成了如今的赔钱货,很多农民种的白芨还没来得及收获,就被市场判了“死刑”,之前农民投资的钱也直接泡汤,很多农民感慨:“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为何第一批人就挣钱,后来的农民就赔钱?首先,刚开始白芨的药用价值被无限放大,它当时的市场价格早已远远超出它的实际价值,被炒作的泡沫经济早晚都会破裂,只不过这个周期延续了4年之久,正好赶上一波白芨收获的时间,所以说第一批人挣得盆满钵满,而后来的农民却大多以赔本告终。其次,大量的跟风种植使得市场上的白芨数量迅速达到了供大于求的状态,在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种植面积的陡增也只会加快白芨价格下降的速度,最后跌落神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有多热就有多凉!不可一世的中药材沦为路边野花,出来混迟早要还。综上所述,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能够承担得起,因为它带来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农民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一定是要仔细去考察市场,再者就是要脚踏实地地稳步去发展,而不是投机取巧、钻市场的空子。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