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主产地为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地区。年产新加工现已基本结束。四川本地三叉紫花白芨,目前鲜货行情在10元左右一斤,折干大约6:1,统货加工后大约成本在元左右/公斤。
白芨今年产新,由于鲜货行情由高到低下跌,产地加工户购买鲜货意愿不强,白芨未来究竟如何演变?
白芨从种子到小苗再到成长为大苗再移栽大田采收成品是一个5-6年的种植过程。因为前期种子直接播种,田地的有效利用率并不高,所以一般采用的是先育苗再移栽的过程。
白芨是一种有技术门槛的种植产品,需要有经验的种植户才会有较高产量。其种植难点在于需要多次除草费人工,另外还需要预防虫害,再加上一次种植周期较长,没有较高收益种植户不太愿意增加投入。
根据白芨种植基地种苗销售户介绍,白芨管理得好,能产鲜货-斤,但是如果管理不好只能产-斤左右,折干后白芨亩产大约-kg干货,按一般管理计算大约大约产干货-kg。
疫情期间,白芨行情被打压到种植户成本附近,较高难度的种植,加上连续几年种植的亏损,使得种植户种植兴趣大大降低。直到年白芨产新后,白芨行情快速翻倍,价格是不会骗人的,如果还有大量的社会库存,白芨是不会走出这样凌厉的上涨走势的,从价格攀升的情况,基本可以判断白芨整个社会库存已经是处于一个较少的状态。
年白芨已经产新完毕,今年快速的价格上涨会对需求端有一定影响。而产新后新货上市对市场价格又有一定冲击,加之中药材大环境的降温,这些因素影响到了白及短期的价格。但是笔者判断未来2-3年时间,白芨的供给已然偏少基本是事实了,白及产新前,白芨价格依然保持乐观,尤其是,年这两年的供给采挖的是,年种下的白芨,按当年的价格情况,预估种植户加大投入的力度不高。
我是药都亳州的大乔,你还想了解哪种中药材,评论区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