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师大有为。接下来,让我们 进谢*涛的驻村故事,跟随他来到乡村振兴工作 现场,感悟师大人的初心、使命和情怀。
我的驻村故事|谢*涛:
一万三千公里跑出的“零距离”
用脚步丈量民意,以真心赢取民心
5月6日,入户走访周家坪组,下着小雨,远远看到一个穿着雨衣的身影挥舞着锄头在路边挖土。“老乡好,这下雨天,您这是在做什么呢?”我迎上前去问道,“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塌方把通往我家路的排水沟堵了,不抓紧疏通,我担心会冲垮路基。”经交谈了解,这位村民的名字叫周炳金,因身患肝病腹水多年且家里有两位80岁老人需要赡养,不能外出务工。村支书补充说,周炳金是周家坪组的中药材种植大户,为了方便采挖中药材运输,这条通往他家30米长、3米宽的小路是他自己一锄头一抖车挖出来的。人勤地不懒,当我望向屋后陡峭的山坡,不禁感叹如此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对于身患重病的他来说有多么的不易。逐户的走访、记录、汇总、分类,建立动态监测台账,为做好防止返贫工作和推动产业振兴打下了基础。
资源县坪水底村地处广西与湖南两省交界,是资源县最北的行*村之一,全村占地面积98.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米,总人口人,户,脱贫户户,同时也是资源县 的脱贫村,村民居住地势高且分散。驻村伊始,按照制定的入户走访计划,一天一个村民小组,七天一个自然村片,驱车穿梭在山与山、户与户之间成为了每天的必修课。一个半月时间,我走遍了6个自然村片,42个村民小组,与老乡们拉家常、聊发展,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深深感受到了大山深处村民们的朴实与善良。
周炳金家屋后种植的中药材一角
在坝头组唐二妹家张贴驻村工作队信息牌
产业考察取真经,致富路上传帮带
6月11日,听闻我村村民李晓球从事药材收购、加工多年,我与村干部、工作队员等一行五人走访了他经营的加工厂--资源县桂兴中药材加工厂。进入厂房,厂区堆满了中药材,忙碌的工人,轰鸣的脱毛机、切片机等设备运作声,繁忙的景象再一次坚定了我对发展本村中药材烘干厂的信心。“坪水底村种植中药材得天独厚,我也是坪水底走出来的药材商,去年我在坪水底村收购了约吨药材,村里在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义不容辞。”李晓球说,简单的几句话,带着浓浓村乡情,村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技术、有经验的带头人,下一步,我将竭力整合村里资源,发展好种植、收购、加工产业一条线。
自我村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村级领导小组后,确立了推进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其他农副产品多样化发展为辅,围绕烘干产业链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思路。一个月时间里我与村干部们走访调研了桂林、邵阳两市,兴安、灌阳、全州、新宁四县20余个中药材加工点和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为我村中药材选品更新,打造农副产品烘干包装产业链获取了 手市场信息。
在桂兴中药材加工厂调研
村企合作新模式,互利共赢谋振兴
7月1日,天津尚药堂集团相关领导首次来访,市场部经理焦锋、生产总监代云花考察完我村中药材烘干厂后,在毛坪组唐正清家,了解到我村种植厚朴树20以上树龄有近两万亩时,表示“天津尚药堂集团是一家以中药材开发销售,直接对接国字号药企的上市公司,你们村现有的几个药材品种价格虽稳定但是种植周期相对较长,希望我们入驻后能共同发展更加高产和高利润的药材品种,给企业和乡村带来双赢的局面。”驻村以来,与村两委一道,通过多次的村内调研、座谈,村外考察、交流,确定了走村企合作共谋发展的道路,以我村新建的中药材烘干厂为依托,于7月15日,与天津尚药堂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把技术引进村的同时把市场也带进村,初步形成了中药材产业合作布局,充分利用好我村地域和环境的优势。天津尚药堂一行了解烘干厂建设情况
在毛坪组唐正清家查看药材
入村闻到药香味,定点收购保丰收
9月底,正是白芨、玉竹采挖时,一进村,就能隐约闻到新鲜药材出土的清香。农户们正零零散散地分布在陡峭的田埂间,挖药、拾药、清土、装车……忙得不亦乐乎,乡间小道上,时不时就有满装中药材的微型车擦身驶过。坪水底村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占比已超过70%,种植总面积约余亩,今年主要种植的三个药材品种地间收购价格均有0.2元左右的上涨,这得益于我村上个月启动每斤试运营的烘干厂。积极推进我村中药材烘干厂的各项建设,借助后盾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支持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村集体经济资金共计 0万元,新建了办公、住宿、卫生间等厂房配套设施,并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建设药材晒场面积约1平方米,以保障烘干厂单日药材吞吐量达到5吨以上。截止目前,近一个月的烘干厂试运营,已实现定点收购白芨、玉竹、骨碎补等中药材70余吨,进行清洗、脱毛、切片和烘干后销往天津,实现销售产值余万元。
与村民张贻德察看成熟的白芨道虽迩,不行不至。六个月的驻村工作,走访入户、产业考察,不知不觉间车辆行驶里程已达一万三千公里,走过的既是获取民情民意之路,也是追寻产业发展之路。我将继续坚定不易地践行师大人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实现让老百姓从乡间能看到未来,从村头能看到希望,从田埂能看到幸福!
一辆车
驶入山与山,户与户
一颗真心
融入浓浓乡村情
六个月一万三千公里
将药材技术带给村民
只要需要,他义不容辞
这便是坪水底村 驻村书记谢*涛
用脚步丈量民意以真心赢取民心
坚定不易地践行师大人
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初心和使命
更多师大人的驻村故事仍在继续
官微将继续为您讲述让我们一起期待
师大人的乡村振兴中更多精彩故事
我入驻和啦!
赶紧
使用 版抖音扫码
加我好友吧:
使用快手扫码
加我好友吧:
精彩图文推荐
?年后,"三元及第"陈继昌的墨宝回归王城一一杨子才先生、周作女士、杨小涟先生向我校捐赠珍贵文物、史料?珍宝与奖项,我们都迎回家(.10.18-10.24)?我的驻村故事张鑫:*建引领致富路,一心只为乡村振兴
编辑:李荷露
校对:刘悦田秀红
审核:张婷婷宁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