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雷山县郎德镇老猫村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持续学习贯彻*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好*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的*治任务。”老猫村*支部副书记文俊峰说,“我们要认真学习会议内容,吃透精神,领会实质。结合老猫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情况,继续在废弃菌棒循环利用方面‘做文章’,发展循环农业。”
在老猫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只见一根根黑色菌棒被放置在指定位置,表皮干硬且发霉,少数部分菌棒上还留有残菇。“这些就是我们废弃的菌棒,共有多棒。可别小看这些废弃的菌棒,它可是‘香饽饽’呢。”文俊峰乐呵呵地说。
年至今,老猫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已6年。目前,该村共有食用菌大棚个,占地面积30亩。年,该村又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获批70余万元种植了50亩夏黑巨峰葡萄。
“食用菌种植后的大量废弃菌棒如果直接扔掉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菌棒是很好的有机肥,也是生物菌剂很好的载体。”文俊峰说。
年,老猫村*支部书记文胜鸿将废弃菌棒破碎后与牛粪、鸡粪混合发酵,作为茶树的有机肥成效很好。随后,废弃菌棒变废为宝的思路就越来越宽。
“年,我们开始用废弃菌棒作为葡萄的有机肥,发现这种有机肥施用后,盛产期的葡萄个头饱满、口感香甜。葡萄销得好,村民的收入也随之提高。”文俊峰说。
年,该村葡萄初次挂果产量斤,销售收入约元;年至年,产量均在斤左右,销售收入约6.2万元。今年,老猫村成立村级企业雷山县老猫菌业有限公司,食用菌产量达到斤,销售收入12万元,同时,菌棒循环利用技术也更加成熟。
“我们与丹江镇庭峰养殖场进行合作,每年在养殖场购买16吨鸡粪与废弃菌棒混合发酵作为有机肥,可节省村民肥料购买费用1.1万元。”老猫村会计李通芬介绍。
如今,老猫村葡萄、食用菌、杨梅、茶叶、白芨、黑毛猪等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写好循环农业这篇‘文章’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深挖优势产业潜力,带动群众增收,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文俊峰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丽
编辑何涛
编审王璐瑶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