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重庆酉阳县70公里处,有一个美丽的古镇——龚滩古镇。从酉阳驱车1个半小时,抵达龚滩古镇,这里让你重新定义古镇的含义,颠覆你心中的理想世界!
古镇石板街光可鉴人,文物古建筑别具一格,四合院古朴幽静,土家吊脚楼形态各异,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被专家学者誉为“建筑奇葩”。清代诗人梅若翁有诗赞誉龚滩古镇·乌江画廊:“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
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称“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从龚滩古镇沿乌江溯水而上,经土坨子峡、白芨峡,直至荔枝峡,是乌江百里画廊的精华,以“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廊桥、纤道、悬葬”而著称。
说到龚滩,我们先谈一谈它名称的由来。龚滩地处乌江和阿蓬江两江交汇之地,乌江雄秀、阿蓬江险奇。这两条江的两岸都是崇山峻岭、奇秀无比,从空中俯视,这两条江就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中间两条美丽无比的绿色裂纹,因此人们传说这两条江原为两条龙所开辟,大的一条龙是哥哥叫乌龙,小的叫阿龙。
乌龙力大而猛,就开凿了乌江,阿龙体小力弱,在川黔交界处就和乌龙汇合共同努力,奋力越过川黔的崇山峻岭,形成一条水流湍急的险滩,因为是两条龙交汇之处,正如龚字的字形——上面是“龙,下面是共”,所以人们就把这个险滩叫龚滩。
龚滩是龙汇之地,汇集了乌江流域的钱财货物,称为“钱龚滩”,龙汇之地,自然也会汇集万千灵气,人才辈出,因此,传说贤俊之人到了龚滩,沾了两条龙的灵气,就会更加飞*腾达。
依山傍水的民居,都是纯木结构悬空而吊,独具匠心,这一排排穿斗房,吊脚楼,“蛮”味依旧,古风犹存。它们就是土家祖辈生活的空间和时间。
乌江水急滩险,龚滩更是严重,常有水患。这里就修建了一座川主庙,是希望借李冰之神力变水患为水利。然而本土之神终究敌不过其他正规神仙,所以川主庙后来有了其他佛道神像。
在龚滩古镇,流行着一首人尽皆知的民谣:
“陈家湾烟雾沉沉,郑家门前鲤鱼跃龙门,
*葛树上出妖怪,夏家院子出美人。”
这四句话其实是古镇的四大景点。这民谣道出了龚滩老街陈家湾一带,昔日那阴惨昏沉而又别有洞天的景象。
走进龚滩,就如同走进了一幅大写意、大泼墨的山水画,这幅山水画不会生长在秀丽江南,不会镶嵌在边陲小镇,单单会出现在乌江峡谷边。因为这是大山大水成就的峡谷古镇,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吊脚楼建筑群,这里有迷人的乌江画廊和如同仙境般的阿蓬江,这里还有一条著名的石板街。
这条石板街,就是著名国画家吴冠中画笔下的《老街》,吴冠中一走进龚滩,就深深地爱上了这条曲曲折折的石板街,他说龚滩“是宋城、是唐街、是爷爷奶奶的家”,在这里寄托了他对我们精神文化起源的乡愁。
冉家院子右邻西秦会馆,处于街道转折变化之处,是主要的建筑之一。总平面呈三合院,建筑在立面处理和装饰上较有特色,占地约平方米。冉家院子坐东朝西,侧面进入院子,临石板街的是吊脚楼的商铺。冉家院子的建筑结构与其他民居一样是穿斗结构,有3个开间,“五榨四挂”,青瓦屋面,室内花窗雕饰精美,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左右两侧为砖墙砌筑的封火墙。
冉家院子是由冉三爷土司修建的,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一直由冉姓土司家族居住。雍正年改土归流后,遂落入普通人家。现为冉氏后代居住使用。相传,南宋绍兴元年(年),酉阳龚滩爆发金头和尚农民起义,冉家人冉守忠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南宋朝廷授冉守忠御前兵马使,任酉阳知州,开始实行羁縻制,土官世袭。至元二十年(年),酉阳爆发“九溪十八洞”蛮民起义,封建王朝为稳定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夷治夷”的*策,在酉阳实行土司制,改酉阳羁縻州为酉阳宣慰司,冉守忠第8代嫡孙冉载朝为宣慰使,土司嫡长子世袭。从此,酉阳作为武陵山区3大土司之一,历时年,冉氏土司世袭20代。清雍正十三年(年),中央王朝在酉阳实行“改土归流”,恢复酉阳州实行“流官”制,酉阳土司制方宣告结束。
现在这里成了影视外景及摄影爱好者的理想境地。《赵世炎》《武陵山剿匪记》《桐子花开》《奇人安世敏》都在这里拍摄过,大家可以在此休息一下,多拍几张照片。
这里流传着很多故事与典故:
故事一:一百多年前,本镇冉家的儿子和梅家的女儿从小青梅竹马,私定终身。但是不行啊,因为当时的种族和门当户对的观念在龚滩根深蒂固,他们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他们无法反对父母,但也不愿意分开,他们想,恐怕今生再也不能在一起了,于是在临街的地方各修了一栋楼,二楼相依相偎,成为他们爱的象征。多年之后,他们的举动终于得到乡亲的认可,鸳鸯楼也就成为一个故事流传下来,激励后来人珍惜眼前人,珍惜一份真挚的情感。
故事二:董家是世代书香门第,据说祖上是一位名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远近闻名。家族中不少人曾任过地方官吏。
董家祠堂和董家院子迄今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董家祠堂位于老街中心位置,与川主庙一墙之隔,大门与川主庙并列,宗族祠堂敢与四川的地方神庙比肩,且得到乡民认可,由此可见地位就非同一般。
故事三:这里有一块天然巨石,镶嵌于古墙之中,半边露出墙外,有鱼的嘴、腮、鳍、尾都系天成,真有一跃而过的雄姿。靠水而居的人们认为这是老天的恩赐,认为这条石鲤具有灵性。
这里流传一个说法,摸摸鲤鱼头,福气跟着走;拍拍鲤鱼背,长命又百岁;碰碰鲤鱼尾,好运长相随。我们称之为鲤鱼跃龙门!
临江一侧的峭壁上曾生长有一棵巨大的古*葛树,比现存的龚滩标志性*葛树还要古老,还要粗壮。其树枝一侧伸向老街,弯曲如门,而对面堡坎内隐隐有一巨石,天然形成的鲤鱼跳龙门。一块鱼形的石头突兀的横在道路边的石壁中,犹如一条正在侧身跃龙门的鲤鱼,靠河吃饭的龚滩人坚持认为,这是河神的化身,是可以庇护船只出行的。
这里还有一个夏家,夏家的爷爷的爷爷说过:从江西来,过运河,穿洞庭,翻千山踏百桥来了很多人……
夏家的奶奶的奶奶深沉余味的唠叨:夏家的家眷很多,丫鬟也多,个个都漂亮,知书达理、贤惠、孝顺……。从前的夏家,也是一个经营盐业的富商。所以,夏家的女眷都衣着鲜丽、落落大方,得到了“美人”的称号。
远方究竟在哪里?我曾经不断的寻找这答案,不知从何时起,一场独自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了我的一个梦想,我不知道寻找远方是否真的重要,世界那么大,寻找远方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远方就在路上,在脚下,在我们心中。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