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身后是远程墒情监测站,方圆亩面积分布有16个监测器,一旦土地里使用化肥和农药,监测数据就会马上回传到北京农业智能化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在会泽者海拖茨村林下种植基地内种植的各项林下作物,都根据有机种植要求,不施肥,更不打农药。并采用人工控制和机器监测双推动,确保产品质量。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多年的研究,云南松与三七之间具有相生的特性,松树挥发和淋溶的哌浠类化合物,一方面能促进三七生长,诱导植株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另一方面还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松林下的土壤微生物,也是促进三七生长的天然良药。松针掉落后腐烂,所形成的有机质不仅能充分满足三七生长的养分需求,土壤中丰富的微生物还能促进三七养分的吸收,同时帮助三七抵御病原菌的侵染。在基地里,者海拖茨村林下种植公司总经理张洪正带着工人们对三七地块中的枯萎叶苗彻底清除,并用石灰进行杀菌消毒。像这种了嘛,一定就是要象院士专家们的要求,象这种该死就让他死了,一定要保证不用一滴农药,不用一颗化肥,这个就一定要根除了,避免他感染其它呢。这几天,正值雨季,林间空气湿润,正是林下种植植物茁壮成长的时期,同时,也是杂草生长的鼎盛时期,由于不能使用农药,所有除草工作都由人工完成。这几天,在三七地里,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王金莲是者海镇拖茨村村民,由于丈夫常年患病出不了劳动力,家中大小事务便落在了王金莲一个人的肩上。王金莲说:“在他们基地打工,一天们就是拔拔草,扯扯膜,盖盖粪,一年就有六七千块的收入。”为确保林农有稳定、持续的收入,会泽林下种植公司同贫困户签订协议,在基地内设立扶贫车间,拿出一部分岗位照顾贫困户,确保公司基地周边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务工收入至少元。会泽林下种植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就秉承建一片基地,带动一方群众增收的理念,公司从者海拖茨村户林农手中流转林地两千多亩,一次性支付林农林地十年租金,十年后再视情况提高租金,同时,每年给予拖茨村村集体收入两万元,解决了拖茨村无集体收入的问题。目前,会泽林下种植公司在流转林地内已种植有机三七亩、白芨亩、重楼亩、各种菌类亩,林下散养鸡场亩3万多羽;常年用工20多名,季节性用工每年达多人次,每年支付务工工资多万元,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林下种植公司总经理张洪说:“我们林下有机种植、养殖基地,把荒山变为老百姓可用,可享,共建共赢的金山银山,实现农业增效、贫困户增收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会泽县通过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运作、多元化投入,探索以农户、企业、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林下经济发展投入机制,推广“公司+院士专家+基地+合作社”经营模式,建立仿野生栽培、种植等一批林果、林药、林菌、林禽等特色种养殖业。目前全县已建有林下经济合作组织40多家,累计有效使用林地过万亩。记者秦本林陈其海杨梅编辑:袁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