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支部领办合作社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湖北日报讯(记者郑岚通讯员杨健李丽)“1斤能卖到8块多,比种普通米划算多了。”时值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马卧泥村高山冷水稻丰收时节,马卧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郑小群逢人便自豪地介绍村里高山冷水米卖出好价钱。马卧泥村的高山冷水米为何能“身价暴增”?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发挥了作用!马卧泥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山多地少,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务工,不少农田成了撂荒地。如何发展产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村支部充分发挥凝聚力和向心力优势,探索“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去年,马卧泥村支部与宜昌粮食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建立高山冷水稻实验基地。将多亩撂荒地全部流转到梦之旅粮农专业合作社。村民除每年可领取一笔可观的租金外,还可在合作社打工,仅此一项,增收60多万元。此前,马卧泥村支部持续探索“领办模式”。去年初,支部将原白竹坪村委会办公楼改造成民宿,注册成立了湖北梦之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支部引领村民发展民宿和农家乐,带动共同创业奔小康。目前,民宿已对外营业,今年十一期间,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距马卧泥约20公里,清江坪村的“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也取得成功。去年,清江坪村充分发挥支部“红色引领”作用,采取“问题牵引”方式,先后争取资金万元,对村里撂荒地进行整治,修建管道引水灌溉,引进宜昌中科中药材合作社种植白蔹、白芨等中药材。如今,撂荒地里长出“金枝玉叶”。清江坪村已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近亩,带动地方农户种植中药材余亩,村里有40多人在合作社就近就业,村域经济已呈现强劲发展态势。马卧泥和清江坪村的新变化只是雾渡河镇推进“筑堡工程”中,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雾渡河镇党委书记王义告诉记者,支部如同组织中的“细胞核”,细胞活不活跃,“细胞核”是关键。同理,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支部的作用发挥是关键。为充分发挥支部班子为核心堡垒作用,雾渡河镇围绕以“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建设,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围绕“支部+合作社”模式,该镇把猕猴桃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作为特色工作,努力建成一条产业发展强、生态环境美、扶贫工作推进好、党建作用发挥好的党建示范带,使之成为集党建景象、自然景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红色风景带”。同时,在全镇成立6个产业党支部,分片设立22个产业指导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至少带动5个猕猴桃种植大户。各支部创建猕猴桃种管党员先锋示范岗,建立党员示范园、党员责任园,号召党员亮身份、引进实用专业人才、推动产业技术研发和培训,并定期组织“初心讲堂”、建立线上沟通平台、产品营销战略等方式,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实用种植技术,打破发展瓶颈,依托猕猴桃产业蹚出致富路。该镇各产业支部还建成桃源驿站综合服务平台,吸引乡贤能人返乡投资创业,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品牌效应,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优质服务平台。如今,在雾渡河,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山里“红色动能”强力助推乡村强势崛起。湖北日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pz/951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407262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