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版医学三字经6

治疗白癜风 的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
血证第十

(注解版)

血之道化中焦

经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本冲任中溉浇

血之流溢,并随冲任而行于经络。

温肌腠外逍遥

血之流溢,并散于脉外而充肌腠皮毛。

六淫逼经道摇

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火也。经,常也。道,路也。言血所常行之路也,外邪伤之则摇动。

宜表散麻芍条

外伤宜表散。东垣治一人内蕴虚热,外感大寒而吐血。法仲景麻*汤加补剂,名麻*人参芍药汤,一服而愈。

七情病溢如潮

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也。七情之动,出于五志。医书恒谓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则火动,火动则血随火而溢。然五志受伤既久,则火为虚火,宜以甘温之法治之。

引导法草姜调

甘草干姜汤,如神,或加五味子二钱。火盛者,加干桑皮三钱、小麦一两。时医因归脾汤有引血归脾之说,谓引血归脾即是归经。试问脾有多大,能容离经之血成斗成盆,尽返而归于内而不裂破乎?市医固无论矣,而以名医自负者,亦蹈此弊,实可痛恨。

温摄法理中超

理中汤,加木香、当归煎服。凡吐血服凉药及滋润益甚,外有寒冷之象者,是阳虚阴走也,必用此方。血得暖则循行经络矣。此法出《仁斋直指》。

凉泻法令瘀消

火势盛,脉洪有力,寒凉之剂原不可废。但今人于血证每用藕节、黑栀、白芨、旧墨之类以止涩之,致留瘀不散,以为咳嗽虚劳之基。金匮泻心汤大*倍于芩连,为寒以行瘀法。柏叶汤治吐不止,为温以行瘀法。二方为一温一寒之对子。

赤豆散下血标

粪前下血为近血,《金匮》用当归赤小豆散。

若*土实翘翘

粪后下血为远血,《金匮》用*土汤。

一切血此方饶

*土汤,不独粪后下血方也。凡吐血、衄血、大便血、小便血、妇人血崩及血痢久不止,可以统治之。以此方暖中宫土脏,又以寒热之品互佐之,步步合法也。五脏有血、六腑无血。观剖诸兽腹心下夹脊,包络中多血,肝内多血,心、脾、肺、肾中各有血,六腑无血。近时以吐血多者谓为吐胃血,皆耳食昔医之误,凡吐五脏血必死。若吐血、衄血、下血,皆是经络散行之血也。

水肿第十一

(注解版)

水肿病有阴阳

肿,皮肤肿大。初起目下有形如卧蚕,后渐及于一身,按之即起为水肿,按之陷而不起为气肿。景岳以即起为气,不起为水,究之气行水即行,水滞气亦滞,可以分可以不必分也。只以阴水阳水为分别。

便清利阴水殃

小便自利,口不渴属寒,名为阴水。

便短缩阳水伤

小便短缩、口渴属热,名为阳水。

五皮饮元化方

以皮治皮,不伤中气。方出华元化《中藏经》。

阳水盛加通防

五皮饮加木通、防己、赤小豆之类。

阴水盛加桂姜

五皮饮加干姜、肉桂、附子之类。

知实肿萝枳商

知者,真知其病情,而无两可之见。壮年肿病骤起脉实者,加萝卜子、枳实之类。

知虚肿参术良

老弱病久,肿渐成,脉虚者,加人参、白术之类。

兼喘促真武汤

肿甚、小便不利、气喘、尺脉虚者,宜真武汤暖土行水。间用桂苓甘术汤化太阳之气,守服十余剂。继用导水茯苓汤二剂愈。今人只重加味肾气丸,而不知其补助阴气,反益水邪,不可轻服也。

从俗好别低昂

以上诸法,皆从俗也。然从俗中而不逾先民之矩,亦可以救人。

五水辨金匮详

病有从外感而成者名风水。病从外感而成,其邪已渗入于皮,不在表而在里者名皮水。病有不因于风,由三阴结而成水者名正水。病有阴邪多而沉于下者名石水。病有因风因水伤心郁热名*汗。《金匮》最详,熟读全书,自得其旨,否则卤莽误事耳。药方中精义颇详,宜细玩之。

补天手十二方

越婢汤、防己茯苓汤、越婢加白术汤、甘草麻*汤、麻*附子汤、杏子汤、蒲灰散、芍桂酒汤、桂枝加*芪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枳术汤、附方《外台》防己*芪汤。

肩斯道勿炎凉

群言淆乱衷于圣,以斯道为己任,勿与世为浮沉,余有厚望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zp/212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