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村村民找到致富良方

「本文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健实习生卢禹辉)近日,资源县梅溪镇坪水底村中药材已经大面积成熟,记者驱车来到坪水底村,虽然烈日炎炎,但村民们仍不休息,纷纷在地里劳作。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将一筐筐带着泥土气息的中药材送回自家院子里,等待收购商前来收购。   坪水底村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收入,村民的发展思路很单一。为了快速找到适合坪水底的产业发展路子,广西师范大学派驻坪水底村工作队积极开拓思路,为村民找到了中药材种植的致富“良方”。   “坪水底村海拔高,属于高寒山区。在高山上常能看见野生的中草药,且水质非常好,适合大面积种植中草药,我们便以此为突破口,在村里搞起了中药材种植。经过多年试验,权衡经济效益和种植难易程度,最终选定了白芨、玉竹、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作为种植对象。”坪水底村驻村 书记谢*涛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如今,坪水底村90%的农户都种植了中药材,扩大了产业覆盖,并通过“市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推广更多的技术和品种,带动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以前家里种植水稻只能够自己家吃,根本赚不到什么钱。而且我家的地大都是在山坡上,只有种药材最合适。现在我家种植了6亩地的白芨和*精,每年的收入能有4万元。通过种植药材,我家也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了。”今年55岁的村民张贻德说,如今在坪水底村,种药材成了一种“风气”,国家还会根据不同的药材给予一定的补贴。   记者了解到,目前坪水底村种植白芨、玉竹、*精、骨碎朴等中药材共计约亩,年产白芨约吨、玉竹约吨、*精和骨碎朴约50吨,全村约户均种植了中药材,实现年总产值超万元。   “坪水底村的中药材种植已经走上了正轨,但是销售上面还没有做到利益 化,所以我们也考虑把销售红利尽量留在村里。下一步,我们准备让坪水底村的中药材走上品牌化和高端化的路线。”谢*涛说,目前村里已经投资万元建设起了一座中药材风干厂,已有企业签约准备入驻。   谢*涛介绍说,按照签约协议,企业将提供租金给村集体,并且保证风干厂将至少提供20个工作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此外,企业每年收购本村种植的各类中药材吨。另外,可开发风干农副产品(竹笋、萝卜等),预计实现本村种养农户总体收入约万元。   “由风干厂配合村集体经济发展,就可以提供可包装、推销的原材料,实现中草药和农副产品的品牌化销售。”谢*涛说。   “我们都期待风干厂早点运转起来,那毕竟是我们村的产业,大家肯定会齐心协力支持它,而且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和较高的利益。”张贻德告诉记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zp/432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