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南召县特色产业照亮“满天繁星”
全媒体记者廖涛通讯员杜丰李祖全
“这几天天气晴好,漫山遍野的辛夷药桃长得个大饱实,产量高,价格也好,比往年能多卖1万多块钱。”南召县皇后乡天桥村正在山坡上采摘辛夷花蕾的廉大爷兴奋地说。
南召县是辛夷的原产地,有多年的栽培历史,辛夷种植规模和产量、品质居 ,素有“南召辛夷甲天下”美誉,是“中国辛夷之乡”。
皇后乡天桥村位于辛夷核心主产区,全村13个村民小组,户人,面积42平方公里,多在海拔米以上深山区,中药材辛夷是村里的主导支柱产业。“要想群众代代富,年年要栽辛夷树”,已成为皇后乡天桥村群众的共识。天桥村辛夷栽种历史有多年,种植面积2万多亩,余万株,年产辛夷多吨,年产值多万元,人均辛夷种植收入元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以来,天桥村围绕“五星”支部创建,发挥辛夷产业优势,擦亮“产业兴旺星”名片,带领山区群众走出了一条靠山栽树、靠树致富的康庄大道,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在该县涉农部门扶持下,天桥村实施项目带动,争取项目资金万元,建设辛夷晾晒基地和加工车间,实现就地采摘、就地晾晒、就地加工销售,为辛夷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南召县以地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大力发展柞蚕、苗木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探索“林+N”生态产业帮扶模式,全县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3个,建成特色基地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流转土地面积19.37万亩,1.46万户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资产入股、参与务工、辐射带动、保底回收等多种模式增收,农村群众收入稳步攀升,增强迈步新征程、创造新生活的信心。
特色产业照亮“满天繁星”。按照“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的格局,近年来南召县先后建起辛夷、杜仲、石斛、粉防己、白芨、*精、芍药等十大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辛夷、连翘、杜仲等规范化、规模化种植面积55万亩,药农年人均收入0元以上。全县山茱萸种植面积13万亩、万株,年产山茱萸干药吨,产值万元;杜仲种植面积8万亩、万株,年产杜仲吨,产值万元;南召县先后荣获“河南省十大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县”“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强县”称号。
为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南召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农商银行,对乡镇“产业兴旺星”创建村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开展评级授信工作,主动采集信用评级信息,积极开展“*银担”业务,开通信贷“直通车”,解决企业和群众发展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该县由财*出资0万元,注入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集团账户,以25倍的杠杆撬动金融资本,县*府、省农担公司、银行3家进行资本合作,按比例分担风险,面向涉农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单户在保余额万元至万元,有效缓解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自今年4月以来,累计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放户、万元,其中向户香菇种植大户发放万元、59户中药材种植大户发放0万元。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