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市场,有那么一样东西
不仅具有意义非凡的历史文物价值
还是收藏家佐证书画真假的有力凭证
同时,集鉴赏、临写于一体
是研究史学、文字学、篆刻发展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它就是——印谱
印谱是什么?印谱是鉴赏家将其搜寻的历代玺印和名家篆刻精品编印成册,供人研究、鉴赏和临摹的书。
最早的印谱——《集古印谱》我国的印谱起源于宋代,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印谱,是明代隆庆时期的顾从德于年编辑的《集古印谱》。这套印谱一共六册,内容包括作者本人的收藏及他人所藏的印章,其中收录的玉印余枚,铜印枚。
顾从德的这套印谱刊行后在金石界引起了很大震动。《集古印谱》出版后的第三年,也就是明万历三年,公元年,这套印谱再次增补,玉印增加到余印,铜印增加到余枚。顾从德的《集古印谱》在题列编排、用笺规格、译文考证等方面都极其细致,为以后的印谱形制奠定了基础。
此印谱保存了古印的面貌,开创了依秦汉原印刻印成谱的先河。
《集古印谱》极为完善的编辑体例一直被以后编辑印谱者所效仿。它在印坛的影响超出了历史上任何一种集古印谱,为秦汉印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精湛的范本,同时对古代官制、地理、姓氏和史事的探索都有珍贵的参考价值。
印谱的种类
(△缂丝元音寿牒册)
常见印谱分原钤本、翻刻本、影印本三种。其中,原钤本(手拓印谱)收藏价值最高,最珍贵,最能真实保存原作的风韵。一方面,古代印谱由于用纸、编辑和印制极其考究,本身就是古籍善本。更由于手工钤印,其拓谱不易所造成的存世量之罕,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般多则几十本,少则孤本存世,因此具有极大的文献史料和文化递藏价值。
印谱收藏尤以名家藏印谱和名人印集为贵,前者可以看到印章收藏大家的藏印全貌,后者可供欣赏之外,更对书画名家的作品鉴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绘本印谱更为珍贵罕见。这种印谱一般都为印稿设计集成(即印章篆刻作者的设计稿),只此一件流传至今。如故宫博物院藏《元音寿牒》以缂丝制作并无印章流传,制作时作为恭进给乾隆帝的寿礼,是坊间极难得的一件存世孤本。
一本印谱如何拓印而成?第一步准备好拓边款工具(连史纸、拷贝纸、棕刷、印石、干净毛笔、白芨水或清水、拓包、墨汁、毛边纸);
第二步用干净毛笔蘸白芨水或清水均匀涂在边款面上;
第三步在石面上覆上连史纸,然后用毛笔蘸清水涂在纸上,使纸和石面粘在一起;
第四步使用毛边纸或宣纸将纸上多余的水分吸走,可以手拿毛边纸按压;
第五步吸走多余水分后,在拓纸上覆一层薄薄的拷贝纸;
第六步持棕刷在拷贝纸上来回平刷,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也不宜过轻,可以多换几张拷贝纸重复刷;
第七步棕刷刷过以后,拷贝纸上会出现明显字的凹糟,这时再把拷贝纸取下,然后持拓包蘸墨在拓纸上拍打,建议先从没字的地方拓起,以试墨的浓度;
第八步全部拓好以后,稍等几分钟,等墨干以后慢慢揭下连史纸,如揭不下,可以在纸上哈哈气,增加湿度,以便揭下;
第九步揭下后,拓纸会有些皱,这时可以将拓纸放到书本中压几个小时,纸自然会变平直,这样就算全部完成。
对于篆刻爱好者来说
印谱的价值就像名画之于画家
并且,与书画、瓷器相比
印谱几乎没有造假情况
它就如同一本永不完结的珍藏古籍
活在每个篆刻爱好者和收藏家们
前往艺术品的朝圣之路上
资料综合来源:国石文化网、故宫博物院、北兰亭、文房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