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养泥鳅,种中药开江这个乡村的集

近年来,开江县普安镇界牌沟村以“*支部+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合伙入股”联合经营模式为基础,推行“”*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泥鳅特色水产养殖50亩、白芨中药材种植亩,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村集体经济人均增收元,走出了一条*建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优势互助、互动共赢的新路子。

01

紧扣1个中心

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

紧扣“强化*建引领,助力致富奔康”这个中心,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在农村的执*基础的重要抓手,坚持集体所有、市场导向、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过硬举措,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强村富民新篇章。

02

解决2大问题

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解决“项目难以确定”的问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员代表、致富带头人深入贵阳、昆明、宜宾、武汉、重庆大足等地进行考察,邀请武汉农业嘉年华有限公司、宜宾宇生泥鳅专业合作社以及县农业种养殖专家到村实地指导,共商发展模式。召开村民大会、股东会议,集体研究确定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解决了项目难以确定的问题。解决“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采取融资贷款的方式,申请金融扶持贷款30万元,流转土地亩。以“产业发展竞赛年”活动为契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推进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1.5公里水产养殖基地环线道路硬化工程,向上争取产业道1.5公里、园区便民路2公里,新建办公用房、生产用房各1处、深水井1口,4万方大容量山坪塘正在规划中。通过金融扶持、项目支撑,着力解决了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03

抓实3支队伍

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员带头干。村社*员干部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8名*员干部主动自筹资金16万元,按照合伙入股分红的模式注入村集体经济公司,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群众齐参与。8名贫困户、12名返乡农民工(其中,*员5名)筹措资金22万元,注入村集体经济,助力集体经济共谋发展。选派4名群众代表为集体经济事务监督员,参与日常事务管理,倒逼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人才强保障。以农民夜校、田间课堂为载体,邀请“土专家”“田秀才”、县级种养专家采取现场演示、专题讲座、入户指导等方式,培育新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6名;组织1名村后备干部分别到武汉、宜宾学习白芨种植、泥鳅养殖专业技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先后培育了2名技术骨干,参与日常管理,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邀请国内同行业技术专家到村指导2次,交流种养经验,破解技术难题。

04

聚焦3大环节

发展势能进一步集聚

逗硬日常管护。建立*员责任塘、*员责任片制度,将中药材白芨种植基地、泥鳅水产养殖基地各划分为4个责任片区,分别由1名技术骨干负责日常管护,确保日常管理到位。强化风险防控。与武汉农业嘉年华签订中药材白芨回购合同,多途径达成泥鳅订购意向,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股东监事会+日常监督员”风险防控模式,多途径降低种养风险。聚焦利益分配。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对村集体经济所占股份产生的收益,50%用于集体公司再发展,30%用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2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在确保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牢记“让利于民”初心,共谋双赢局面。

05

实现4大目标

发展成效进一步彰显

充分发挥*支部的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进一步扩大种养规模,探索实施泥鳅工厂化养殖模式,建立完善集育苗、养殖、加工、营销于一体的规模化产业运作模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资金入股经营、就近就业创收等方式探索创新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利益链接机制,努力实现“*旗红、产业兴、群众富、村庄美”目标,为全面同步小康贡献力量、展现作为。

喜欢就点赞

猜你还想看

头条

生态富民!开江:退耕还林退出青山绿水达州日报网:开江强化开学督查工作整治

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开江这个单位,进行时!

所有人,舌尖上的开江,特产中的“ 品”

来源:开江组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zz/250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