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下正红火的白芨一样,它也曾经是种植行业的明星植物,只不过现在一切都成了过去。曾经卖多元一斤,如果早行动的话现在都是有钱人了!
就在今年,猪苓的干货价格已经跌至30元一斤,而湿货早已经无人问津,和前两年的市场火爆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记得四五年前,笔者这里的湿货猪苓一斤可以卖到元,而且仍然是供不应求,大家认为猪苓市场的前景非常乐观,不少人也在积极种植,把致富的希望都押在这种菌类身上。
熟悉猪苓的人应该知道,猪苓以蜜环菌为生,长在地底下,全身是黑色,呈疙瘩状,一般生在在土壤较为肥沃的地方。腐殖土越厚的地方,猪苓也就长的越好。蜜环菌和猪苓是共生关系,有了蜜环菌猪苓才能存活和生长。
猪苓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可以说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猪苓具有利尿、治疗水肿等功效,近年来发现猪苓也有抗癌作用。一直以来,猪苓都是传统的中药材,因为长在地底下,不容易被发现,因此野生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发现一个猪苓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你会发现很大的一窝。
过去由于人工种植技术不成熟,市场上猪苓供应全靠野生为主,由于供应量有限,因此市场上猪苓价格一路走高。笔者家乡这里,从十几年前就有人开始种植猪苓。然而红火的猪苓市场,却没有让他们赚到多少钱。
虽然,他们起了个大早,很早就摸索出了猪苓的人工种植技术,但也一直小打小闹,种植一些,卖一些,这些年,猪苓价格一直平稳向好,很多农民也赚了不少钱,但都是小钱。不少种植的农民总是担心,明年价格下滑了怎么办,然而事实证明,那些年,农民的担心实在多余。
直到近些年,随着不少种植大户的加入和资本的涌入,不少地方一种就是几百万窝,而那些起步较早的农民却缺乏敢闯敢拼的胆识,只敢小规模种植,谁都知道,资本的涌入代表这个曾经充满希望的蓝海市场将变成红海。最终,赚钱都是大户,都是投资者,而农民辛苦辛苦,也没落下多少钱。
我们这里就有鲜明的例子,一户起步较早的人家十五年前就开始种植,每年大概卖到1万元左右,15年下来也就十几万元,可是最近几年才入局的, 年就大规模种植,三四年时间,就赚了上百万!
猪苓曾被市场曾经一度火爆,市场价格被捧上了天,但很多农民却错失种植良机!如果抓住机会,早早行动,扩大种植规模,恐怕这些农民都是有钱人了,现在只有眼看着猪苓价格一路下跌,而后悔不及。眼下种植市场火爆,白芨、重楼等种植项目又何况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