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老乡不脱贫,我就不离开丨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313210/
年初,黔西南州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我主动请缨,到边远、贫穷、生存环境恶劣的晴隆县沙子镇联盟村驻村,任第一书记。联盟社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9.32%,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属典型的“少、边、穷”地区。年以前,全村没有一条硬化路,每逢雨季,更是泥泞不堪,车辆难行,群众出行几乎靠步行,十分困难,是当地有名的“空壳村”。刚到联盟社区,我第一次去贫困户张荣进家走访时,听说我是从州里派来联盟社区驻村的第一书记,他拉着我的手热泪盈眶地对我说,他穷怕了,希望我能帮他一把。针对张荣进家的情况,我跑到晴隆县草地中心、州民*局和州红十字等单位,为他家争取到发展养羊产业头、种植中草药白芨20亩等。查看食用菌现在,张荣进一家住上了漂亮的房子、买了小轿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幸福。贫困户李斌利用特惠贷5万元投资的养鱼池,因暴雨灾害,损失惨重。我跑州进省,争取10万元的帮扶资金让他重新开始养鱼。现在,李斌每年渔业收入达7万余元,人均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我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借助易地扶贫搬迁*策,在迁入地培育姬松茸、红托竹荪等“飞地产业”,发展“飞地经济”带动群众创业就业、致富增收,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目前,联盟社区“飞地”发展种植的姬松茸每年产新菇吨以上,产值.7万元,覆盖贫困户户人,解决就业人次。林下红托竹荪总产量可达30万斤以上,带动贫困户和搬迁户余人次务工,每年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发放务工工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每天穿行各组各寨、各家各户,前前后后走了将近2万公里,走访群众人次,为群众解决诉求余条。年驻村第一个年头联盟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顺利出列。老乡不脱贫,我就不离开。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我一直在路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允凤 整理编辑谢静静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zz/702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