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丁同学,云南农业大学学生丁习功的名字在过去一年里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存在。他凭借着用玉米当麦克风的创意、“吃不完,根本吃不完”的洗脑口号以及朴实接地气的形象,在社交平台上迅速走红。然而,丁习功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相反,他成立了工作室,努力实现助农理想。本文将为您详细描述他走红一年后的努力和未来打算。
丁同学的助农实践去年夏天,丁习功的一条视频让他迅速走红,他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为母校代言:“我们这里真的不用天天都挖地!”真实朴实的形象和对农业工作的热爱,打动了无数网友的心。在走红之后的这一年里,丁同学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在学校的支持下,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与团队一起着手投入助农实践。
丁同学就读于中草药相关专业,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学习了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等专业课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他亲手种下了具有药食同源潜力的石斛、白芨、云茯苓等中草药植物,努力探索中草药与食品的结合方式,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新思路。
丁同学的工作室不仅仅是宣传农大特色活动和耕读文化,更是为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营收提供支持。团队通过整理和转化学校的科研成果,推出了“云农好物”品牌,将产品上架销售。除此之外,团队还致力于为学校内外的农户提供服务。他们与农户合作,补充完善农产品的认证标准,完成一些检测工作,并帮助他们进行年轻化的包装设计,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助农实践的新思考与调整在丁同学的助农实践中,他们不仅仅停留在推广农产品和科研成果的层面,而是通过多种方式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各地的文旅产业复苏,为当地的旅游业、农业产业等做出宣传推广,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回答农户关于种植、养殖等方面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反馈给学校的专家团队,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惑。
在过去一年中,丁同学和他的团队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思考。他们意识到,助农不仅仅是简单地推广农产品,更需要为农户提供有实际帮助的服务。因此,他们不仅仅帮助农户解答问题,还与学校的专家合作,为农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他们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支持。
此外,丁同学还计划继续深造,为中草药专业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希望能够在中草药与食品结合、中草药的深加工等方面继续探索,并为中草药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他也会继续从事助农工作和相关的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年力量。
总结通过一年的努力,丁同学和他的团队在助农实践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不仅仅通过宣传推广农大特色活动和耕读文化,还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和支持农户的方式,为乡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丁同学将继续在中草药专业方向上深造,同时继续从事助农工作和相关的服务。他希望能够为中草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并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农业、农村、农民”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