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首批国有示范林场普晴国有林场大开

为巩固我省国有林场改革成效,探索建设新型现代国有林场的发展模式,在“十四五”期间,按照“集中力量抓重点、精准施策带全盘”的思路,围绕资源培育、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林业科技、智慧林业等5个领域,重点打造一批发展有基础、有潜力的国有示范林场,贵州将18个国有林场列为第一批国有示范林场,通过示范带动,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和管理模式,为引领带动全省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普晴国有林场林下食用菌产业。匡奇燃摄——普晴国有林场——近年来,坚持改革发展、科学发展、多种经营、构建和谐美丽林场目标不动摇,把发展作为富工兴场第一要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以绿兴农,以绿富民目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挖掘林下菌药产业潜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先后与13家企业和个人签订了合作协议,已实施林下经济1.05万亩,其中:食用菌类亩、中药材类亩、经果林亩、茶叶亩、西瓜及薏仁米亩。共解决19万人次用工,支付劳务费万元,帮助林农、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做好国有示范林场建设管理,提高示范带动效应,“十四五”期间规划林下经济发展2.05万亩,大力发展平菇、香菇和红托竹荪、天麻、白芨、黄精、重楼、橘橙、猕猴桃、柑橘、桃李、茶叶等。截至今年8月,完成亩(为计划任务的62.28%)。其中:食用菌亩,中药材亩,经果林改造亩,茶叶植80亩。解决就业务工人次,实现就业收入万元。完善生态旅游。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善于创新经营,管理服务能力强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探索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建立良性互动、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截至今年8月,森林公园景区已完成步道4.43公里,在建3公里;完成10KV变电站1座、V输电线路5公里;监控摄像头、火险报警器、安全警示灯等50个;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升级改造)平方米。三望坪景区已初步建成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和平整停车场工作。此外,加强资源培育管理。编制完成《黔西南州普晴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和《黔西南州普晴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完成了亩工业原料林,亩茶园,1亩经果林,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头(只)林下养殖和亩苗木花卉基地的建设目标。通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推进林区生态建设,着力森林资源保护,现有林面积从2.2万亩增加到2.9万亩;森林蓄积从17万立方米增加到21.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67%增加到85.79%。  围绕“三个一规划,创建5A级景区”为目标,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求真务实,抢抓机遇,建设现代国有林场,打造现代林业生态智能综合体的目标任务。按照“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总体发展目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脱贫效益”最大化,完成《黔西南州普晴国有林场省级森林公园》、《黔西南州普晴国有林场森林康养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和全省首批12家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贵州北盘江森林康养中心》申报工作;完成《贵州北盘江森林康养中心总体规划(-)》、《普晴国有林场森林康养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和《普晴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评审工作。与晴隆二十四道拐公园遗址4A级景区连为一体,把4A级、5A级景区标准建设项目纳入三个规划,最终创建5A级森林康养旅游景区。资料来源普晴国有林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采丽整理编辑唐怒娇编审方春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huazixunlh.com/afhhy/916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4072629号-3